2021, 2(2):1-7,71.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1
摘要:高原肺水肿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是一种高原特发性非心源性肺水肿,病情重,病死率高。 目前认为 HAPE的发生机制主要为低氧性肺动脉压力过度增高、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水清除障碍、液体贮留及体液转运失调。本文综述了HAP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针对其关键环节防治HAPE的临床转化现状与前景,为寻找HAPE防治新措施提供参考。
2021, 2(2):8-14.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2
摘要:作为细胞核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核孔复合物 (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是由约30种核孔蛋白构成的复杂大分子复合物。NPC除了介导核质之间的物质运输外,还参与调节染色质结构以及基因表达等过程。干细胞稳态的维持对于组织器官再生修复以及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PC以及核孔蛋白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干细胞稳态。本文现对NPC及其对干细胞稳态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干细胞稳态的调节与维持提供新的思路。
2021, 2(2):15-23.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3
摘要:近 20年来,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日益深入。作为临床试验中相对较为安全的基因治疗载体,重组腺相关病毒AAV在遗传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遗传性耳聋 (包括非综合征和综合征耳聋) 的主要致病原因是遗传物质,即基因发生异常突变。自1997年发现首个耳聋基因以来,目前已鉴定123个非综合征耳聋基因,超过40个综合征耳聋基因。遗传性耳聋的临床发病率高,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发展,重组 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耳聋治疗的基础研究之中。本文对重组AAV及其介导的遗传性疾病,尤其是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治疗的概念、策略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2021, 2(2):24-30.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4
摘要:近年来,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免疫缺陷宿主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上少见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和逐渐增多,病原性念珠菌的精准检测和鉴定在临床中越来越受重视。除了传统的直接镜检和培养外,依赖于生理学特性而发展的商品化的鉴定方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基于念珠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基因扩增和测序、实时定量PCR、mNGS、MALDI-TOF-MS等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性念珠菌的手段;需引起注意的是,T2 Candida系统被批准在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显示出病原真菌学与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交叉与融合。有关病原性念珠菌检测和鉴定方面的这一系列进展,对我国病原真菌学的研究及相关的转化与研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
2021, 2(2):31-38.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5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自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 2.1% 的人口感染和数百万人死亡,成为当前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免疫系统对控制和清除新型冠状病毒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至关重要,免疫系统反应失调可加重肺组织炎性损伤及其他器官损害。本文将从免疫机制的角度,就SARS-CoV-2的感染过程、宿主针对其产生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SARS-CoV-2疫苗的分类和制备及免疫治疗药物进行详细阐述,为COVID-19的诊断分型、病情监控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2021, 2(2):39-45. DOI: 10.13885/j.issn.2096-8965.20210206
摘要:人类肠道菌群复杂多样,在与人类长期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具备了调节人体免疫应答、影响疾病发展的作用。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与肠道菌群本身的多样性和关键菌种的存在与否具有紧密联系。然而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肠道菌群宿主的饮食结构、年龄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常的肠道菌群能够调节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刺激物质代谢与免疫反应,使肠道微环境长期处于稳态;一旦肠道菌群失衡,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变化,则会提高许多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胃肠代谢疾病,以及免疫和神经性疾病。本文主要从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素、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人体肠道菌群的当前研究现状和相关产业应用,期望能够为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提供新的思考。
2021, 2(2):46-49,62.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7
摘要:血小板是体内调控止血功能的重要血细胞。血小板增多症和减少症是常见的血小板相关血液疾病,危害严重。 血小板生成和血小板清除异常是这些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或减少症的药物多是靶向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通路,治疗药物包括重组蛋白、小分子激动剂和抑制剂,以及多肽类药物等等。并且近年来围绕血小板清除机制研制的药物也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本文就目前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和减少症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 2(2):50-55.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8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多系统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23/IL17轴在银屑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相关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诸如干扰素 (Interferon,IFN) α、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 sis Factor,TNF) α、IFN-γ、IL-12、IL-22、IL-23及IL-17等,均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以此为基础的生物制剂如TNF- α抑制剂、IL-23抑制剂及IL-17抑制剂等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疗效,但未能达到治愈银屑病的目的。目前有更多的治疗靶点如JAK STAT通路、芳香烃受体、Rho相关激酶等正处于研究或临床试验中,本文总结了多种银屑病治疗靶点及其靶向药物,为未来银屑病治疗靶点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2021, 2(2):56-62.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09
摘要:周细胞是调控视网膜血管成熟和稳定的关键细胞,其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病因。环状RNA作为重要的RNA调控分子,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相关的病理刺激可以特异地上调周细胞中的 circ_0001186表达水平,而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的 circ_0001186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细胞实验发现,circ_0001186表达沉默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周细胞损伤,促进周细胞的增殖和内皮细胞对周细胞的募集;动物实验发现,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特异性沉默周细胞中的circ_0001186表达可以减少高糖引起的周细胞丢失,减轻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和炎症反应。circ_ 0001186表达沉默可以激活PDGF-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保护周细胞的功能。本研究发现了视网膜血管病变的调控新机制, 靶向抑制周细胞内的circ_0001186表达有望为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思路。
2021, 2(2):63-71.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10
摘要:Apert综合征 (Apert Syndrome, AS) 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 并指 (趾)、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由FGFR2分子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引起。目前,此疾病主要靠手术矫形来恢复功能,其中大脑等病变部位手术难度大,难以实施,且通常需要多次手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遗传病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筛选到靶向FGFR2基因的gRNA,与Cas9经慢病毒包装后作用于Apert小鼠 (FGFR2+/P253R) 的原代颅骨细胞、体外培养的颅骨以及活体小鼠颅骨中,可敲低FGFR2的表达,改善Apert原代颅骨细胞的分化程度。CRISPR/Cas9处理体外培养的颅骨及注射至 Apert 小鼠头颅,颅骨冠状缝早闭状态有效缓解,异常降低的颅骨骨量、骨密度等也显著改善,表明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缓解 Apert小鼠头颅异常。本研究为 Apert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为其它骨骼遗传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借鉴。
2021, 2(2):72-78,90.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11
摘要:目前,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就是结合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 (免疫组化)。该方法是有创的,而且不能原位、实时地展现关键生物分子与临床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荧光成像灵敏度高,且不过分依赖图像分析,只需相应的荧光分子探针,即可实时、定量或半定量、多通道地得到肿瘤组织分子分型信息。因此,研制安全高效、组织穿透力强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是未来荧光成像技术和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的重点。
2021, 2(2):79-85.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12
摘要:牙根纵裂是指纵向牙齿折裂,起始于牙根的任何水平并沿牙齿长轴扩展,通常由根管的内侧壁延伸至外侧壁, 主要涉及到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周骨组织的破坏。牙根纵裂的诱发因素复杂,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患牙多因咬物不适、钝痛、自发痛等症状而无法行使功能,早期诊断困难,现有的治疗方法无法达到以功能为导向的牙齿及牙周组织结构修复,导致患牙预后差,保存困难,是口腔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情况之一。本文对牙根纵裂的症状、诊断标准、临床致病因素及现有治疗手段、治疗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对牙根纵裂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1, 2(2):86-90.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13
摘要:雄激素性秃发 (Androgenetic Alopecia,AGA) 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毛发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可发生。AGA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毛发微型化、稀疏、发际线上移,但在男女性中症状有所不同。AGA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欠佳的现状,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都会受到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从AGA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目前面临的挑战及展望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简述,为探索其诊疗方法提供思路。
张惠华,陈骑,杨倩婷,张明霞,代友超,蔡毅,温志华,陈文斌,谭耀驹,关平,邓国防,陈心春
2021, 2(2):91-98. DOI: 10.12287/j.issn.2096-8965.20210214
摘要:目的探讨以细胞表面分子CD161为标识的流式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建立能区分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痰涂片阴性 IGRA 阳性/阴性的肺结核和肺炎患者的深度学习网络方法。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 CD161阳性淋巴细胞比例,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建立分类模型。结果深度学习网络测试结果显示,三群细胞比例均能很好区分痰涂片阴性肺结核与肺炎患者、痰涂片阴性IGRA阳性肺结核与肺炎患者、痰涂片阴性IGRA阴性肺结核与肺炎患者。 结论以CD161为标识的流式检测技术可作为辅助诊断技术,对痰涂片阴性、痰涂片阴性IGRA阳性/阴性的肺结核和肺炎患者进行初步区分,提高痰涂片阴性病人检出率,指导临床提前用药。